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。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肺结核的科学防治知识,那就不用过于担心。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“结核病”的相关防治小知识吧。
什么是肺结核?
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是我国第二大传染性疾病。病灶主要发生于肺组织、气管、支气管和胸膜等部位。
肺结核是怎么传播的?
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,患者通过咳嗽、打喷嚏喷出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,健康人吸入后可引起感染,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,可发展为肺结核病人。
易感人群:
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,例如婴幼儿、老年人、HIV感染者、免疫抑制剂使用者、糖尿病患者。另外,生活贫穷、居住拥挤、营养不良者易感染。
如何预防肺结核?
接种卡介苗
。卡介苗对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的发生有一定作用,但是不能完全避免被感染或者发病。
注意开窗通风
。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1-2小时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。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,比如教室、集体宿舍等,这些场所内即使有排菌患者,通风会使存在的结核菌密度得到稀释,其他人员感染的可能性就减少了。
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
,避免去拥挤环境或减少停留的时间。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避免面对他人,咳嗽时要用手或纸巾遮挡口鼻。严禁随地吐痰,勤洗手,保持手部卫生。
佩戴口罩
。对于健康人员,进入较高危险场所时,如医院、结核门诊,或者需要护理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时,需要佩戴N95口罩。
增强机体免疫力
。适当加强体育锻炼,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。早睡早起,不熬夜,保持良好心情。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,均衡饮食,多食肉、蛋、奶和水果,富含钙及维生素的饮食有助于增强抵抗力
。
据研究,被感染者一生发生结核病的概率为10%,结核病的发病和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。
饮食均衡、劳逸结合、睡眠充足、心情愉悦,好的免疫状态也是预防结核病的方法之一。另外,有糖尿病、长期应用激素等病史者应该进行定期症状及影像学结核筛查。有结核病症状的人尽快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活力人生,从健康开始——春季运动指南请查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