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学期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之一。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返回校园,聚集在教室、宿舍、食堂等相对密闭的空间,导致人员聚集性强、接触频繁,加之秋季天气逐渐转凉、昼夜温差大,为病原体的传播创造了条件。那么,开学季有哪些易高发的传染病?如何预防远离传染病?这份传染病指南请查收。
新学期可能出现哪些常见传染病?
秋季常见的传染病,按照传播途径和症状表现,可分为3大类:
呼吸道传染病:比如流行性感冒、新冠、麻疹、肺结核、百日咳、水痘等。
2、消化道传染病:比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、手足口病等。
3、虫媒传染病: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。当前蚊虫活跃,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输入并引起本地传播风险依然存在,我们需要做好防蚊灭蚊,避免蚊媒传染病的传播。
呼吸道传染病
目前,正处于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容易发生季节性流感、新冠、肺结核、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可出现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加传播。
流行性感冒
流感仍是主要的呼吸道传染病。流行性感冒,简称流感,多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,症状包括突发高热(可达39~40℃),可伴畏寒、寒战、头痛、全身酸痛等。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、传染性强,极易造成传播流行。

预防
措施
开学后,学生聚集性活动增多,应做好重点预防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。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。定期开窗通风,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。在环境密闭、通风不良等场所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,应正确佩戴口罩。
肺结核
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,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。常见症状为咳嗽、咳痰超过2周,出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。此外,胸闷、胸痛、午后低热、夜间盗汗、全身无力、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。

预防措施
1、平衡饮食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。
2、有结核病症状者尽快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,及早确诊。
3、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,做好隔离,不要与患者共用餐具,尽量分餐制,避免细菌扩散。
4、肺结核患者不要面对其他人咳嗽或打喷嚏,咳嗽或打喷嚏时可用手帕捂住口鼻。并且肺结核患者最好戴口罩,不要随地吐痰,以免传染给其他人。
水痘
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进行传播,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、头痛、喉咙痛等,以发热、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,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主要发生在胸、腹、背,四肢很少,传染力极强。感染后需隔离与治疗,隔离至全身皮疹结痂为止,时间一般不少于发病后两周。

预防措施
做到定期对房间开窗通风,并尽量让阳光照射室内,对被水痘疱疹液污染的衣服、被褥、毛巾、敷料和餐具等物品,应根据材质情况分别采取清洗、晾晒、沸水烫煮或焚烧等方式进行消毒,且这些物品不得与健康人共用。同时,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的重要措施,它不仅能有效预防水痘发生,还可显著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。
消化道传染病
引起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毒是诺如病毒、轮状病毒、肠道腺病毒、星状病毒。其染病途径大致相同,主要“病从口入”即粪-口传播,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(或)呼吸道飞沫传播(诺如病毒等)。
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,全人群普遍易感。传播途径多样,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,接触感染病例或被其污染的环境都可能中招,吸入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。发病以轻症为主,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,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头痛、发热等。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腹泻居多。
轮状病毒感染症状包括腹泻、呕吐、发热,严重者可出现脱水,常为先吐后泻,腹泻每日可多达十余次,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。传播途径主要是粪-口途径,也可通过飞沫传播。

预防措施
1、注意个人卫生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饭前便后要洗手。
2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,喝开水、吃熟食,不食不洁、无证食品。
3、在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,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,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,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。
4、多吃新鲜蔬果,多元化饮食;增强锻炼,改善体质。
虫媒传染病
登革热:是由登革病毒引起,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疾病。
典型症状包括高热(可达40℃)、“三红三痛”、皮疹。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,会在一两周内好转。
基孔肯雅热: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。
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,常伴有严重关节痛,尤其影响手腕、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;皮疹、肌肉痛、乏力等也较常见。大多数人1周内恢复。

预防措施
安装纱窗、纱门,睡眠时使用蚊帐,可使用电蚊拍、灭蚊灯或市售合格杀虫剂灭蚊。在户外活动,尤其是清晨和黄昏伊蚊活跃高峰时段,尽量穿着浅色、宽松的长袖衣裤,减少皮肤裸露。裸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可涂抹或喷洒有效的驱蚊剂。
秋季传染病预防建议
面对如此“纷繁复杂”的秋季高发传染病,做好日常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。
总结了以下几点,可大大降低被传染的几率:
1.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
勤洗手,在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挡口鼻,防止飞沫传播。
保持室内通风,定期消毒门把手、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,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2.确保饮食安全
避免饮用生水,建议饮用煮沸后的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。食用熟透的食物,尽量少吃或不吃油腻辛辣的刺激性食物。
3.增强抵抗力
通过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来改善体质,增强机体抗病能力——运动能提高抵抗力,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,而均衡饮食则能确保身体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素。
4.关注健康状况
观察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,如出现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,以避免感染他人。
5.接种疫苗
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,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。
秋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。同学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积极采取防控措施,共同营造一个健康、安全的校园环境。让我们携手努力,为健康护航!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新生速看!这份校园控烟禁烟指南,帮你开启清爽校园生活
